小琉球三隆宮為每三年一科迎王平安祭典的主廟.
小琉球漁民出海前必至此叩拜問卜,祈求賜福,故香火鼎盛,與主祀觀音佛祖的碧雲寺同為鄉民的信仰中心
三隆宮又稱王爺廟,供奉池府、吳府、朱府三姓王爺,合稱三府千歲,
清乾隆初年創建。
小琉球漁民出海前必至此叩拜問卜,祈求賜福,故香火鼎盛,與主祀觀音佛祖的碧雲寺同為鄉民的信仰中心。
在琉球鄉,迎王平安祭典是非常重要的祭典。遷居各地的琉球鄉民必定竭盡所能,扶老攜幼於祭典期間返回故里共襄盛舉。
而琉球籍漁船則會暫停作業返回小琉球,這時只見各港口停滿大小漁船排排站,好像接受閱兵一樣。
島上男人不分職業一律出來幫忙抬轎(扛大輦),婦女們則負責準備點心及午餐供應辛苦的轎班人員及香客享用。
迎王繞境沿路還有飲料可以免費取用,保留了自古相傳的「遊縣吃縣、遊府吃府」的特別習俗。
遊客隨香遶境到哪、吃到哪,但別忘了要感謝小琉球居民的熱情招待,不製造垃圾.
小琉球迎王祭典歷史~小琉球迎王祭由來:
「迎王」是迎接值歲瘟王之意,他是奉天帶「玉旨」下凡奏准陽介「王爺」可以「代天巡府」的神祇,也就是說每三年一次,特准三隆宮的池、吳、朱等三府千歲,可以辦理案查出巡。
以廟會的角度看,「迎王」可視為本鄉全島性的繞境活動,其意義仍系「王爺出巡,綏靖轄域」的祈安範疇。
琉球鄉之「迎王」歷史已有百餘年,但王船信仰則遲至民國六十年前後才形成。
最早是漁福村的池隆宮,繼之是本福村的水仙宮與大福村的華山代天宮,唯庄廟及私祀的王船信仰,
皆因只祀不送而始終未能形成系列性的王船活動。
三隆宮 則至民國七十一年建造王船之後才有王船信仰。
小琉球位於東港西南方,早期當地的王船祭並沒有製作王船,而是在迎王的最後一天,把瘟王像送到東港,再一起乘東港的王船遊天河(燒王船)。
民國74年(西元1985年)起,三隆宮開始自建王船,從此整個王醮活動完全獨立於東港,但祭典禮俗則大多模仿自東港王船祭。
迎王每三年一科(牛、龍、羊、狗年),約在農曆十月舉行。三年一次的迎王活動,散居各地的鄉民都要趕回來參與盛典,牽引王船繞巡全島,這不僅是小琉球最大的民俗節慶,也是最能凝聚全鄉鄉民向心力的一項活動,男人不分階級都是大輦的轎班,婦女則負責煮點心供應轎班、香客午餐,沿路都有飲料可供轎班人員自由取用,遶境沿途也有辦案、封神之事,皆為本地迎王最大特色。
祭典前後九天,包括:王醮法會、遶境請水、出巡、遷船遶境、送王船、平安宴。
對琉球人而言,是極為重要的祭典,無論移居到本島或海外及捕魚船隻,大都會排除萬難,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回到小琉球參與這三年一度的盛典!
在小琉球鄉民的心中,沒有比迎王祭更盛大的事,這就是小琉球鄉民情感和信仰力量的凝聚,也是回鄉與親友團聚最重要的日子。
每3年一科(舉行一次),沒固定日期,每科大約在十月份(秋冬季)舉行。
小琉球迎王平安遶境活動
♦️活動時間:活動第一天: 請水(請王)儀式
◾️約早上午5-6點 所有的宮廟神轎會聚集在 三隆宮(王爺廟) 進行過火儀式後,
前往大福港或白沙尾,搭漁船遶小琉球海外一圈沿途會放煙火,這儀式叫巡浚腳。
◾️約下午1點鐘再前往白沙尾的中澳沙灘進行重要的請水(請王)儀式,
這儀式的結束時間就需確定代天巡狩千歲是36姓氏的哪一位 ,每一神轎需輪番上陣進行請王,
請到的神轎會更顯神威,請王時間不一定,請到為止,請到了,請水儀式才結束 。
活動第二天:全島的繞境活動第一天開始
遶境第一天: 大寮腳角
遶境第二天:天台角
遶境第三天:杉板路角
活動第六天:
遶境第四天:白沙尾角
活動第七天:
遶境第五天:王船遶境。
早上約7點開始的王船繞境
活動第八天:
遶境第六天:
第一站:白沙尾 第二站 :大寮角
第三站: 天台角
第四站:杉板角
第五站:中營南潭福安宮,回三隆宮。
◾️在王船繞境時都會來到四角頭的福安宮加南潭福安宮進行敬拜跟添載
( 由信徒香客呈供紅包或 糧食等,供大千歲回天庭的路上能夠溫飽、使用)
這時信徒會拿香拜,祈求家庭、事業平安健康順利。
◾️晚上約7點,一樣可到三隆宮祭拜大千歲祈求求平安,約晚上10點開始送王法會開始。
活動第九天:
燒王船:送王法會>燒王船儀式
◾️約清晨1點王船移往中澳沙灘進行送王(燒王船)的儀式。
王船燒盡,送王結束,所有信徒相信未來的每一天都能獲得保祐,迎王平安文化祭典才算結束。
◾️以上內容供參考。